星期日, 9月 25, 2005

【平原之末】軟木塞紀事 序章

「結論很清楚:人類太多了,而像這樣子的地方卻又太少了。」(註)

這是一趟出乎意料的旅行,從開始到結束,以及在其中的每一分秒之間,多少都充滿了一點意外與驚喜。這也是一趟很隨性的旅行,半島的地圖早己銘刻在記憶裡,原本就是要來一趟閒適的旅行,所以一切也無需太刻意。



43746151 E2A9892B44


落山風在過了枋山之後便不斷的招手,而陽光不時撒在海面上,粼粼波光,說什麼也有停車下來拍照的理由。半島似乎是全台唯一有陽光灑耀的地方,而出乎意料的遊客卻沒有意外中的多。一切就像是包起來一樣。


是的,半夜從遠方下來的旅人,帶了幸運下來,於是我們包下了半島,包下了海灘,包下了天空,包下了夜裡的燈塔,然後充份地享用了冬日墾丁。


「您好,請問要來點什麼嗎?」

「請給我一份陽光吧!」

「是!請問要加點海洋、灑點洋蔥嗎?」

「都要,記得幫我帶點落山風,我要有風鈴聲響的落山風!」



我們就在最南點的標誌旁,而這僅不過是享用冬日墾丁特餐的剛開始不久而己。


(註)這是摘自 Stephen R. Jones 「草原之歌」一書中「新月湖」的一句話。我覺得還蠻能形容的,有機會再來介紹這本書。


『舊文新貼 原20040213』

《後注》

落山風是恆春半島冬天時最盛名的產物,當年到墾丁考解說員時,怎麼樣都得能對落山風說出一套道理來才能過關。

記得那次到墾丁時,全台灣都籠罩在綿綿冬雨中,只有墾丁能夠倖免,而或許是氣象預報幫的忙,墾丁遊客出乎意料的少,只有不信邪的人才能到墾丁找到綿綿冬雨中殘存的陽光。

墾丁冬季由於落山風的關係,因此遊客量遠不如夏日,因此當地與屏東縣政府在冬季時便規劃了「墾丁風鈴季」,希望能多少拉抬點遊客量。這也就是文章中「有風鈴聲響的落山風」的由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