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03, 2005

【碎碎唸】遲來的二百期雜唸

我在智邦的電子報滿二百期了,於是乎!寫點東西紀念紀念。




早在半個月前我這個電子報就己經滿二百期了,當我發現這個事實時,心裡想的是「哎呀!是該幫這寫篇什麼東西紀念紀念。」只是想是想,我遲遲不曉得要怎麼來寫這篇東西。好罷,就用我最擅長也靠它吃飯的方式來分析吧。

Tracking in 智邦,打從2002年12月3日創刊,至2005年6月16日滿二百期,所耗費的天數為926天,平均約五天便發出了一篇文章。這近三年的時間裡有偷懶有罷工,有時也會突然良心發現,總之還真是寫了二百篇東西。

Tracking in 智邦,目前有686位朋友訂閱我的電子報,扣掉自己灌水的一份,實際人數也有685位朋友。智邦的系統有提供了一份讀者資料分析,從年紀到學歷,從居住地到性別,不過我相信這份資料真實性並不高。就像我在網路上填的年紀時而十八,時而八十,管它三七二十一,我住在南極又何妨。

電子報的主旨,沒有主旨!曾經是我在南投工作的紀錄,曾經是我回屏東家中的紀錄,有時會是一些五四三,有時我都快忘了自己寫過什麼;電子報的發報頻率,是其它!其它是不屬於一天一次、一週一次、一月一次,其它它擁有了最高的彈性,它不是它們,它卻又可以包含了它們,於是我曾經天天發報,也曾經大半個月不曾寫過半篇東西。

Tracking 的過去,其實挺安靜的,除了我曾經不小心丟了一顆想要停刊的炸彈,而接到不少朋友的來信,停刊只是偷懶之詞,最後也不了了之。就像小燕鷗撲到水面咬起了一隻小蝦,濺起了波紋,時間久了,安靜仍然還是會回歸水面。

Tracking 的未來,就像過去一般不會有任何的計劃,也不太可能會突生什麼計劃。就像什麼店會吸引什麼樣子的客人,我們就這麼淡淡的有著關係,卻也沒有關係。或許我們可能在路上為了同一個停車位而互不相讓,我想那也沒有什麼關係。

Tracking 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來自於一本關於動物足跡追蹤的書,tracking 擁有許多種意思,是足跡、是小徑、是思路、是追蹤。我的專業訓練教導我在用字遣詞上不能有太多的贅字,能夠用一個字表示的意思,不要再多用二個字,於是就這麼挑了tracking 。我喜歡它的多樣性解釋,每一篇文章都是我的思路表現、我曾走過的足跡、我曾追蹤著什麼或被什麼追蹤著。

我將會永遠追蹤著什麼的足跡,我是獵人,而亦將會留下足跡,付與文字,化成彎蜒小徑引著你們,讓你們從文字中看見我眼中的世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