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0月 13, 2004

【書薦】光之島



作者:尾瀨朗

出版社:尖端出版






尾瀨朗十分擅長描寫人物,從這些人物所發生的故事中常隱匿了他對於一些的看法,借由主角口中,偶有所得,卻常有震憾 。從「夏子的酒」、「奈津之藏」裡對日本清酒文化的描寫,連帶著對於女性自覺而多做描述,而「實之華」中更是藉由表現一名女自由作家的故事來提出更多;在「家」中,藉由小朋友的眼中描述出了環境抗爭與小人物面對大環境變遷、壓迫下導致家園變色、喪失;在「光之島」中,尾瀨朗再次藉由一位嘗幼稚園畢業方才要上小一的小朋友來說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發生在沖繩八重山列島中的唄美島上,當地由於人口外流嚴重,僅剩六十餘人,而使得學校招生不足,在幾年前唄美中學被迫拆牌廢校,而在島上唯一的小學生又將轉校之時,唄美小學繼唄美中學之後走到了存廢邊緣。當地居民想盡法子,拜託自己親朋好友的小孩能轉學到唄美小學來,以維持這所學校的存在。而照屋光,故事的主角,方才要國小一年級,便是在這種情況之上到了唄美國小來。



廢校便廢校,有什麼大不了的事,需要這麼大張旗鼓,甚至要一個才七歲的小朋友遠離他的父母,到一個離台灣比離日本本島還要近的地方讀書嗎?



今年七月底,藉由一次協助澎湖鳥會繫放工作之便,我第一次去了澎湖,也看了許多非觀光景點的澎湖。在從本島搭船前往雞善嶼時,我們行經員貝嶼,我因為島上的扇形玄武岩而驚艷,而同時的當地朋友告訴我說島上的小學己經廢校,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到本島來讀書。



「是搭船嗎?還是......?得搬家吧?」



「是呀,所以這個島上己經開始變得人口稀少,或許在不久之後也會成了另一座無人島吧?」同行的朋友這麼回答。



會不會變成無人島?我不曉得,或許在澎湖積極發展離島觀光的這個時候,並不是那麼簡單就會變成無人島的。不過人口老化是當然的,小朋友得離開島嶼前往另一個島嶼也是事實,正如故事中的小朋友轉學到了西表,到了石垣是類似的事。



在台灣呢?或許也有更多類似的例子,雖然是在台灣本島裡,但仍然有許多靜悄悄的角落,有著許多小小的火花也慢慢消失。從學校變成某校的分校,慢慢地變成某校的分班,最末的最末,連分班都稱不上,小朋友到了一定年級之後便得到遠遠的本校就讀,甚至一開始就得跋涉到遠方的學校。這樣子的事情發生在我家不遠的小學裡,也發生在許多的山區小學之中。



我們或許從來沒有想過一所小學對於一個地區的影響有多大,不過在學校消失之後,往往便是開始宣告了一座村莊凋零的開始。「光之島」,說著唄美島的居民是如此得挽救他們的小學,而我小時候常去遊玩的某個國小,代表的是一個消失的名字。



故事中還穿插了一些關於僵化教育制度下,因為不適任的教師所造成許多「不上學的小朋友」的故事。這些小朋友遠從日本本島自己選擇到了唄美小學來,從原本的拒絕上學轉變成將學校認為是「我們的學校」。這是什麼樣子的轉變?學校所給予的制式課本是相同的,那麼之所以會造成這樣子的結果,必定是那些課本所沒教導的東西以及老師所持有的態度不同。



是環境嗎?或許是其它的東西?



這是一套描述維持一所離島中的離島學校存活時所發生的許多故事,在尾瀨朗筆下所描述的教育問題,發生在日本,也可能正在台灣發生。這是1982年時的故事,而2004年的台灣又是如何呢?




【延伸閱讀】


1. 這是沖繩八重山列島的地圖,依書中內容描述,唄美島在沖繩八重山列島之中,書中也提到唄美島離西表島只有七公里遠。不過在尋找資料中,有人提到「唄美島」是座虛擬的島嶼,它的原型是「鳩間島」。好吧,那讓我們來找找鳩間島的資料吧。




 


2. 在佛經裡「唄美」指的是「蓮花」,代表著「清淨智慧,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而鳩間島呢?它位於在西表島的北方7KM。「東京から直線距離にしておよそ2000km、八重山諸島は西表島の北約7kmに位置している小さな島が鳩間島です...........島の人口は約50人、家屋は港のある島の南側に集中しています。島の東側には100年以上の歴史を持つ鳩間小中学校があります。」雖然看不懂日文,不過用猜的也可以猜到唄美小學的原型便是這所位於島東側己經有一百年以上歷史的學校了。」






這是鳩間島的海,的確是很漂亮。



這應該是椰子蟹,在綠島也有,己經是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的名單之中了。


【圖片來源】:鳩間島通信

【註1】快消失的椰子蟹:1 ,2


3. 那鳩間島到底在那裡?


(圖片截至西表島のあそび



4. 尾瀨朗的官方網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