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去年我就曾經寫過這本書的書薦,後來有些朋友希望也想要買這本書,我按著書後的連絡方式,卻怎麼也找不到這家出版社。有些朋友誤將作者「鳥巢之歌」以為是我介紹的這本,其實相差甚大。前幾個星期去了趟台北看蔡琴與江美琪的跑路天使,閒著便到金石堂去晃晃實體書店。發現了一本「山居鳥事的生活樂趣」,翻閱了一下,怎麼好像一模一樣,乾脆就把它帶了回來。
當我把兩本書擺在一起後,除了封面不同外,其實這兩本書是一樣的。
除了出版日期變了,出版社名字改了(如下)
鳥巢展覽會
作者:鈴木守
譯者:林順隆
出版社:藍瓶子文化
出版日期:1999.08
山居鳥事的生活樂趣
作者:鈴木守
譯者:林順隆
出版社:藍瓶文化
出版日期:2000.01
其實都是一樣的,包含找不到這家出版社也是一樣的,當初我提到書中有些許的錯誤,仍然沒有更動。
該書作者另外還有「尋找鳥巢」一書。
【書薦原文】
「我在伊豆半島標高六百零八公尺的婆娑羅山的山麓生活,轉眼間之己經......。」婆娑羅山,這個光看名字就覺得很漂亮,鈴木守本身是一位畫家,同時也出版了許多畫冊,蒐集鳥巢或許只是他一開始的好奇,畢竟生活在一個四季分明而且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地方,稍有好奇心的人一定會因為門前出現了一隻狸而高興不己!
在書上穿插著許多鈴木到處蒐集而來的鳥巢照片,以及配上許多不同鳥巢間的小故事。他也因為為了要找出這些巢的作者,不遠千里地去拜訪了許多鳥類研究者與攝影者,因此也讓他興起了「說不定我的鳥巢蒐藏量在日本,不,應該在東方國家裡是排名第二的?」排名多少並不重要,以一個本業為畫家的人,「想不到我會走上這條路...看來我需要改變頭銜了。」
我也曾經收集過一陣子鳥巢,事實上在之前的工作內容裡有部份也是鳥巢的收集工作,只是我並沒有像鈴木一樣能再施巧手重新組裝、修飾鳥巢,然後變成「中村登流生生說:『那是用鳥巢作成的立體作品,或者類似插花的美術品。』」這其實也是另一種讓大眾欣賞鳥類奇妙技術的方式,即使雖有點不符自然情況,卻也無可厚非。
這本書如果單僅稱它為「鳥巢博覽會」,倒不如說是一本鈴木守在本業以外的兼差日記與生活記事。作者在書裡暢談了他整理種菜、闢池養魚、養雞玩花,甚至開挖土機的故事,他是一位十分喜愛動物的人,特別愛貓,而貓咪與他之間的互動,不禁令人莞爾。「這些貓不知道是不是打算送禮物給他...在我兒子十個月大時,有一天我發現他正在吸吮一個發亮的東西,我定睛一看.....想不到竟然是蜥蜴的尾巴。貓蹲在架上,正愉快舔著蜥蜴的前肢,彷彿是在說牠送的禮物並沒有毒,咬勁也不錯。」他自稱與貓相濡以沫,而出版了二十冊以為貓為主的畫冊,或許是要賺貓的伙食費。
好吧,如果畫冊是伙食費,那蜥蜴的尾巴是 ..... ?
鈴木與動物間的相處,彷彿是將動物視為人一樣。他看著他家的狗去追雞,在幾個小時後看著牠滿足地舔著嘴巴回來,「不管我怎麼問牠,牠就是不回答....」。是的,牠當然不會回答,我家的小黃在這種情況,也只會張著嘴伸著舌頭對著我笑,我十分能了解你的感覺與困惑,鈴木先生。
全書的文字自然而流暢,而也隱含了點似乎是日本人特有的禮貌,雖然在鳥類名詞使用與翻譯上有些許的錯誤。但這也不能強求作者與譯者,畢竟這只是一本自然手記,而非鳥巢圖鑑。
【後記】
如果想要找此書的朋友,我仍然沒法讓你有把握一定能找到這本書。不管是藍瓶文化或者藍瓶子文化,看起來都是同一家出版社,雖然說這二本書擁有不同的ISBN ,不過難覓度是相同的。
如果可以,我倒還想看看他的日文原版又是如何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