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21, 2004

【凝】進香

在大學時曾經修過一門叫做「社區總體營造」的課程,當時的學期作業是要針對一個社區做自己的虛擬推估與設計。關於這推估當然是得從最基礎的調查開始。當時我們一組三人,我是環境背景,一個是經濟系的同學,另一個原本是在海大,後來畢業後又再考進我們學校的建築系。三人都是屏東人,而其中他們二個又都是萬巒人,於是我們將主題設立在萬巒鄉,花了幾天時間跑遍了全鄉,紀錄了所有的老厝、老廟,甚至還包含了有名的萬金教堂。從那次之後,我開始了對這些台灣宗教建築與活動的紀錄。當然,這次也是。



這陣子的生活或許可以說是最沒有限制,也卻常被徵召去做一些有的沒的事。


前陣子被叫去擔任進香團的隨團攝影,說是攝影其實也只是拿著一台小小數位相機亂拍。地點是在台南南鯤鯓的代天府。看慣了一些小廟,我當真被這座廟的規模給嚇到了。台灣的廟宇之多,或許不用說也很清楚,特別是在一些近海地區,常常整座村落裡三步一小壇,五步一小廟,而整村裡一定會有一間最大的,也最鼎盛的廟宇。


我常會去一些廟裡晃晃,有時是陪著家人去,有時雖是路過也會進去看看,看得是這座廟的整個裝飾、它的歷史,最好能碰到正在大拜拜,關於廟會、進香時的一些八家將、十三太保、宋江陣,這類的民俗陣頭,我百看不厭。


它的香火鼎盛不下大甲媽祖廟,不過相較於大甲媽祖廟處於市街之間,而顯得狹窄,這座廟的廟埕著實的寬廣。


 


(以下照片有些許露血畫面,請考慮後再閱讀)





很難想像它可以塞下多少人。



因為當天是很多神明到那裡拜訪,以及分靈的神像回娘家的日子。因此像這類的乩童當然就少不少了。看他血流如注,是不是會痛,旁人看了一定說很痛,而當事人呢?我以前曾經問過,他們是說在當時是沒有感覺的,退駕後就會了。想想在台東的炸寒單爺,光聽就很痛!



動作統一且整齊,其實在當場看到是很震憾的。


 



神威猛冽,所以小小炮竹也算不得什麼的。



當然,拿刀操自己,這也是乩童作法時常會見的場面。



當然也有像這樣子的宋江陣頭,當中還有年紀很少的小朋友。


我喜歡看宋江陣的陣頭操練,在現在或許只剩文化意涵,而在以前卻不是如此。



廟內香煙裊裊萬頭鑽動。當天看到的神像之多也是難得一見的場面。



「發爐」,當然也只是小場面而己。



當天很多神像都被送進廟內,然後在不定時間後再去領回。我沒法拍到一堆神像的畫面。據乩童說,祂們正在裡說談天開會,就像「高峰會議」一樣!


果然「神」!



而廟內像這樣子幫信眾解惑或者幹嘛幹嘛的神職人員也是很多的。


關於宗教信仰,不管是台灣民俗宗教或者天主基督阿拉,我認為他們的本意都是要與人為善的。不過這世界上卻是多得是因為宗教隔閡而產生的衝突,這樣子的隔閡,遠比膚色要來得可怕與嚴重。我想,每個人都有信仰的自由,也需要彼此的尊重,倒也無需因為信仰的不同,而將對方視為異教徒。


這樣子的話說起來簡單,不過看看現在全球的衝突,或者看看一些利用宗教騙財騙色,甚至操縱了許多人的婚姻與未來選擇權的那些人。對他們來說,宗教並不是一種可以達到心靈平靜的依託,而是一種飽足私欲的工具。所謂的以神之名,說穿了,不如是以權與利之名吧。



星期一, 9月 20, 2004

【平原之末、半島之始】



說起來或許有點不好意思,因為我居然可以因為這篇文章拿到了大武山文學獎報導文學組第二名。當我看到了得獎名單後,更不好意思了,因為我的文章處於報導文學組裡似乎有點突兀。因為我的標題應該是唯一從文章名看不出內容是在寫什麼的文章了。其實我搞不太清楚什麼叫做報導文學,而什麼叫做散文,至於新詩?那更不用問我了,我壓根不會寫。在得獎名單裡看到了似曾相識的名字,詢問之後,果然碰上了在國中時的國文老師,這又讓我的不好意思再

+10!



我並不擅長寫太長的文章,所謂的太長,大概二千字我就覺得長了,連自己的論文都是拆裝分別寫好後組合的。關於這篇文章,其實是由我回屏東之後所寫的一系列以枋寮鄉為背景及主角的文章所組合且小幅度地改寫過的。也因此在段落之間難免留下斧鑿痕跡,卻也可以拆開閱讀而不顯突兀。



至於為什麼要報名報導文學而不報名散文?我己經忘了理由了。



全文如下:



【平原之末、半島之始】

(上)



【平原之末、半島之始】

(下)



星期四, 9月 16, 2004

【凝】 24Hr 攝影馬拉松

上周末去參加了一個由法雅客舉辦的「城市24Hr攝影馬拉松比賽」,顧名思意也就是得拍個二十四小時的比賽。雖然算算開始玩攝影也己經很多年了,但也僅是玩票而己,當發覺這是一個深坑而且怎麼填也填不滿時,拍照對我而言己經只是一種紀錄罷了。之所以會想要參加這個比賽也只是好玩,想看看到底是在搞什麼鬼。



後來發現,連拍二十四小時實在很累,而在下雨天連拍二十四小時,更是一件對相機、對人都是挺麻煩的事。天氣不好要怎麼拍出好照片呢?我的功力沒到那,所以也沒法回答這個問題。這個比賽其實是將一天二十四小時切成了六個時段,給了六個不同題目,在規定時間內得繳交四張自己滿意的照片,然後還得在規定時間內到指定地點領取下回合的題目與繳交照片,同時也只有集合時才會知道下一個集合地點是在那裡。不過拍照地點是不限的,題材也不限的,天馬行空亂來即可。


早上十點到新光三越集合後,我們領到了第一個題目,「生命痕跡」。拍照時間是從1100∼1500。


看到題目就開始傷腦筋了,什麼是生命痕跡?有朋友在事後跟我說就去拍個阿伯嘛,其實我覺得那叫歲月痕跡,不是生命痕跡。生命痕跡或許是生命製造或留下來的東西,我自己是這麼解讀的。



所以?像這樣子的踏下一個腳印,算不算生命的痕跡?



或者?回顧自己以往曾經到過某處某地撿拾過些什麼,拍攝過些什麼?這算不算是生命痕跡?



當我看到路旁貼滿了新舊不一的出租單,其實在我回想過去的事時,我的記憶也像極了這面佈告欄,貼滿了新舊不一的東西,新的光彩鮮艷,而舊的至少也留下了些什麼曾經存在過的東西,雖然被擠在層層疊疊之下。



不過,其實我更想表現的或許是「垃圾」吧。人留給了環境什麼?如果看不到文化,那大概只有垃圾會流傳的更為久遠。


 


下午三時,急急忙忙地在某家忘了名字的教會交了照片,領到了下一個題目,「微物色彩」。拍攝時間是1500∼1900。


又頭大了!這很明顯需要mirco,我的相機只不過是Minolta G400,它能拍多好?我自己心理有數,而天空又開始飄雨,抬頭灰茫茫一片,光線差到不行。能有什麼好東西可拍,十分懷疑!


於是到了台中美術館閒晃,也碰上了一堆正在找不到東西好拍的人。



我們硬擠出了一些照片出來。


其實我有一顆很棒的mirco鏡,最常用它的時候是在大學時代,那時常跟著老師東跑西跑,專拍一些植物照片。後來,我也忘了自己有多久沒用過那顆鏡頭了。


在1900到了某家咖啡廳旁交了照片,領到了接下來的題目,「夜之開展」。拍攝時間是從1900∼2300。天色仍然不妙,隨時有下雨的可能。



累積雨量一看!台中居然是全台灣唯一沒下雨的,不過看起來也快了!那時,我還不知道有颱風的事。



我們又回到了美術館,因為下午時發現這裡有穗花棋盤腳,而且快開花了。棋盤腳,對於曾經在墾丁待過的人是一種很特殊的植物。我猜只要是墾解應該都曾經拍過,也一定認得。不過它並不是墾丁的那個就是了。



車子跑來跑去,這算不算是?



夜晚的夜市!我想這應該算是了吧?


我們在大雨中到了下一個集合點,領到了下一個題目,「點.線.面」。拍攝時間是從2300∼0300。


看到題目我突然很傻眼,然後有了一個很好玩的念頭,主辦單位提供了我們一支電話,讓我們在對題目有問題時可以打電話去,於是我便打了。


「喂!我要∼我要∼我要你!」(呃∼這是他們注明一定要說的通關密語,我也是千百個不願意)


「....」(我猜他們也很沒力)


「請問我可以拍點線面參考書嗎?」


「啊?呃∼那是什麼。」(連點線面參考書都沒聽過?那超群、無敵這大概也不知道吧?她一定很年輕。)



這是某橋,很切題吧?



雨「點」、光「線」、路「面」,應該也算吧?


我們在凌晨三點,下著雨又去交照片跟領單子了。突然覺得參加這活動是件很瘋狂的事!這次的題目是「靜」。拍攝時間是從0300∼0700。



半夜什麼都很靜吧?



睡覺的貓咪靜不靜?



半夜的籃球場呢?



不過台灣那個時候一定有很多地方不太平靜,又是一堆顏色。今年雨水真的特多。



在有颱風的天氣裡拍照,這大概僅次於以前在墾丁幹過的事了。至少什麼事?口述可以,筆述就不行了,因為是個壞榜樣。



這張照片其實很做作,不過算是紀念一下這杯奶泡沒拉好花的咖啡吧。


我們在早上七點交了照片,領了單子,最後一個題目是「城市之光」。沒睡覺己經很沒力了,看到這個題目沒力+2!



對於台中市而己,什麼可以叫城市之光?早餐店算不算?其實更想拍上班的人潮,問題星期天要去那裡拍上班的人潮?




或許在朝馬跟火車站可以找到一點光。



或許中港路一堆不會倒的太陽餅可以叫做台中的奇蹟之光。不過其實我原本想去拍在文心路跟中港路交叉口的那棟大建築物,聽說東南亞最大耶!這應該真的算做台中市之光,可惜下雨天沒人出來貼小紙條,不然小紙條也算不錯。


最後的集合地點在新光三越,也是出發地點。主辦單位弄了個抽獎活動,對於這個我一向沒有什麼好運氣,也不太抱著什麼希望。結果唸出來的第一個號碼居然就是我們,領了一個128MB的記憶卡,算是五百塊報名費的補貼吧。


最後的感想呀?


好累!好想睡!以後不幹了!


在出發前照例都有一堆貴客要發表一下,其中有一個主辦單位的頭子,說了一大串聽不懂的法文,然後司儀拿著稿子照唸說,「.....法國有一句諺語,一張好照片可以抵千言萬語.....」(真服了他們,希望那個法國先生沒有脫稿,其實他脫稿我也聽不懂)照片的確可以說故事,不過出了題目之後再去找照片,這當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我想這句法國先生的諺語集裡應該沒有才對。


 


【圖片來源】


1. 天氣圖:中央氣象局